首页 > 云动态 > 行业资讯 >

微博互动

评论排行

展望2012 解析数字化校园之软件建设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从1994年CerNet成立开始,经历了20多年的坎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育信息化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实现面向全社会的高等教育,这些对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高等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从最 早期的"单机应用阶段"开始,经过"基础网络化阶段",目前已进入"应用普及阶段",并开始展开"应用集成"。未来将全面走向"应用集成阶段"和"面向服 务集成阶段"。早在2008年我国高校的基础IT平台建设已基本就绪,基于完善硬件平台基础上的软件应用和技术支持服务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1、教学和管理软件

    高校管理软件市场的兴起,引发了业内各方的关注。为了全面了解高校管理软件市场竞争形势,对高校管理软 件市场进行了全面的调研,产品范围覆盖数字化校园集成平台软件和高校管理应用软件两大类别,其中高校管理应用软件细分为3种:教学管理类软件、综合管理类 软件和资源管理类软件。

\

    对分布于全国七大区数十个城市的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以及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进行广泛的电话访谈,同时通过 对高等教育机构主管部门和其他第三方机构,以及行业内领导厂商的内部调研渠道,我们清晰的获取了中国高校管理软件市场的厂商竞争态势全景概览图。其中,东 软、杭州正方和金智科技等占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但就整个高校管理软件市场来看,市场集中度仍旧不是很高,中小软件公司合并占有超过76%的市场份额。 即使以优势较大的东软公司来看,其市场份额也仅为7.3%。

    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方针指引下,高等教育行业IT应用呈现由硬件投入转向软件和技术支持服 务投入的特点,教学管理类产品成为采用最为广泛的高校管理应用软件。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方针指引下,高等教育行业IT应用呈现由硬件投入转向 软件和技术支持服务投入的特点。

教育部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并且要求"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努力 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和高校校园网建设,创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 加快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形成国家信息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教学科研网络、教育政务信息化、高校数字图书馆等应用 工程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对关键技术问题的攻关,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保障。"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十一五"建设的逐步深入,高等教育行业的IT应用、信息化建设逐步由加强有线校园网 建设、自动化办公(OA)等逐步深入过渡到校园信息资源建设以及数字校园建设。近年来,由于软件系统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高校对软件产品 的采购力度不断加大,其投入越来越向软件和技术支持服务倾斜,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1)高校管理软件产品化程度越来越高

    高校管理软件的个性化、行业特征比较突出,早期高校用户定制化开发的情况较多,但随着教学管理、学生管 理、资源管理等管理对象的增加,系统复杂度极具上升,开发和维护成本越来越高,需要一定的整体性来完成系统性的要求。与此同时,正方软件、金智、青果等高 校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已经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和资金来研发本专科教学管理、研究生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招生管理等专业化的管理应用软件,并在用户中取得 良好的反应,采购成熟产品的高校越来越多。

    (2)高校用户对管理应用软件的接受度大幅提高

    随着国家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投入,使得"985"高校、"211"等高校充分受益,其IT硬件设施 基本完善,对教学管理等管理应用软件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在高校实现学分制等教学改革后,相比传统学年制下的教务管理,学分制教务管理工作变得更 加复杂和繁重,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及教务管理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学分制教务管理灵活多变的特点。因此,学分制改革之后,高校更需要先进的IT系统支持以提高 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对适应学分制的管理应用软件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这些高校信息化管理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国家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使得其他普通 高校和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并接受高校管理应用系统,正逐步加大对管理应用软件的投入力度。

    另外,从服务的对象上来看,高校管理应用软件最开始用于服务本科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随后向研究生教育扩展。而随着继续教育的兴起和服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其对管理应用软件的需求也呈稳步上升的态势。

    (3)高校数字化校园集成平台软件渐受关注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化,以及在管理应用系统方面的全面使用,高校对集成平台软件的关注度也在不 断提升。由于高校众多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之初所受到的认识、技术等限制,形成了各自为政进行建设的局面,这导致最后出现了系统分散、信息交换不畅、维护成本 高等问题。而集成平台软件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先前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为高校的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因此,集成平台软件日益受到高校的关注,成为高校信息 化建设的必要考虑之一。

    (4)教学管理类产品是采用最为广泛的高校管理应用软件

    在高校采用的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中,教学管理类系统的应用范围最广、服务的学生最多。其原因体现在三方 面:一是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为学生服务,与学生的关系着重体现在"教与学"当中,因此,教学管理类系统自然的成为高校采购管理应用系统的优先选择;二是高校 的各项工作中,以教学工作最为繁重,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教学管理类系统来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三是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示 范效应使得其他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时优先考虑教学管理类系统,以充分吸收经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品牌效应逐渐显现,竞争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东软和正方分别以在数字化校园集成平台软件和教学管理类软 件的优势占据市场领先位置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高校管理软件市场的竞争已经由"地域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凭借着在高校管理软件领域的长期 研究和积累,东软、正方软件等一批企业逐渐奠定了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和用户美誉度,逐步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使得全国各地的高校在选择供应商时不 再拘泥于地域的限制,而可以从容的选择具有良好品牌效应的供应商。这也使得高校管理软件市场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凸显,竞争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  

2、数据库

    校园数据中心是数字校园的神经中枢.负责收集、处理和存储各类共享信息数据。并为全校提供信息共享服务 的平台。为了实现系统的集成和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为有效的决策提供数据,就需要建立基于数据管理和综合性技术方案的共享数据中心。在存放大量数据的 同时有效地将数据管理起来。并建立起良好的数据访问管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备份管理与安全保护.保证数据资源不因人 为或意外的损坏而消失。闭另外。通过校园数据中心的建没,可以集中学校有限的财力。实现资源共享,达到降低学校办学成本、提高办学质量的目标,同时,可以 确保学校各信息应用系统稳定、高效、协同、安全运行,推进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科研建设管理,促进各个系统间的业务处理。

    高等院校对于数据资源的依赖更为突出,从2002年开始,CALIS已连续八届成功举办了国外引进数据 库培训周活动,并使之成为图书馆界最有影响力的活动之一。但由于只有获得中国有关部门批准的图书进出口商才能协助组织国际采购数据库的谈判和签约等相关工 作,所以今年,CALIS将退出引进海外文献资源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成立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今后将以集团的名义采购海外数字资源。

    仅2010年全国高校采购各类国外数据库的费用达到了3亿多人民币。随着高校扩招,这几年购买数据库的 资金投入也加大了。联盟1997年刚成立时,购买外文数据库的支出大约为10万美元,仅十多年的时间就增加到了3亿多人民币,据估计,全国“211工程” 高校用于图书馆购买电子资源的费用占到教育费用支出的3成以上。

    虽然从目前引进的类型看,可以满足综合高校对科研的一般需求。但一些特别学科,如医学、生物这块资源还 相对空白,这是由于出口国在对自身信息安全保护以及技术壁垒等方面的考量,对于重点科研领域的数据实施了保护政策。即便是可以输出也使得数据库产品限制较 多,从而也导致产品安全级别较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这也是国外数据库产品永远不可跨越的鸿沟。同时,由于国外数据库的源代码掌握在出口国手中,对于我们 国内用户来说,信息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都会受到威胁。试想,如果源代码被别有用心的人士利用,那么后果将很难想象。由此看来,数据库非但没有起到“保 家护国”的作用,还有“引狼入室”的危险。

    另一方面,国外数据库的使用率一直不能达到最优。据资料显示,至2010年底所引进的国外数据库功能的 平均使用率仅在30%左右。专家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外数据库不能根据我国国情,针对国内市场设计研发产品,导致大多数功能成为“花瓶” 功能,虽然名称好听却无实质用处。

    我们面对这些问题要做的就是,一面再利用国外数据库资源的同时,一面更应该加强国产数据库的建设,不能 因为“这3个亿花得值!”就不考虑安全隐患问题。更不能因为美国哈佛大学购买数据库就花费了2亿美元,而北大才600多万人民币,与国际一流还相去甚远, 必须迎头赶上做盲目的投资。我们应该鼓励有条件的高校中可以构建本校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学们论文库、重点学科门户、成果库、课件库、教材库、杰出人物特色数 据库、学报论文库等等几种特色数据库。因为高校的数据库,不仅要有外来资源更重要的是要立足本校、创建自己特色数据库才是重中之重。

    其实从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过程看,国外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都是从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开始的。效仿国外, 国内的很多重点院校也都把建设学科特色数据库作为一项龙头工作在开展,如西安交大的钱学森特色数据库、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CALIS的敦煌学数 据库、长江资源数据库、福州大学的化学化工资源数据库、厦门大学的东南亚及闽台研究特色数据库等等。

    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认真调整现有馆藏数据库的学科结构比例,积 极稳妥地构建现有学科专业特色数据库,自行筹建与开发本校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文献数据库。不能一味盲目的贪求国外数据资源,买来后却又束之高阁。成了教育 教学设备中昂贵的“花瓶”。可见购买国外数据库之事,虽有其可行性,但不可过度依赖。积极筹建自己高质量的数据库,才符合民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